和桐化學自2005 年起每年依循《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針對台北及高雄二處據點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以瞭解溫室氣體排放現況,以作為未來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制定政策和行動方案之參考依據。同時,遵循《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若年度盤查範疇一之排放量大於2.5 萬tCO2e,將委請第三方查證單位進行再次盤查,以確保資訊之正確性。自2023 年起依循ISO 14064-1 規範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另依循《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第四條之一第二項第一點之要求,於2023 年度針對個體公司邊界執行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作業,相關查證證書請參考附錄。
2023 年和桐化學高雄廠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19,253 tCO2e,其中又以範疇一(約15,713 tCO2e)來自生產時的天然氣為主,而範疇二(約3,540tCO2e)統計來源主要為外購電力。由於加熱爐改善專案的全面啟用,高雄廠範疇一較2018 年( 尚未推動設備改善相比) 下降26.93%(5,791tCO2e),範疇二也較2018 年下降17.27%(約739 tCO2e),同時溫室氣體排放密度亦大幅下降,較2018 年減少19.75%,顯示和桐化學透過新興技術與設備汰換使溫室氣體減量具有顯著成果。
為持續達成國際減量趨勢,合併公司透過永續發展委員會進行減量追蹤,因各廠區建成年度不相同,使開始盤查年度並不一致,故以合併財務報告為邊界完成盤查之年度,即112年 (2023) 為集團排放基準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之Scope1、Scope2合計為151,523 噸 CO2e (不含和桐水泥與中華全球;和桐水泥與中華全球預計於114 (2025)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工作)。
因此,訂定119(2030)年及139(2050)年的減量目標。每年總碳排放量較基準年排放量減少3%。119(2030)年前總減碳排放量相比基準年排放量減少21%。139(2050)年前總減碳排放量相比基準年排放量減少80%。
具體減量措施以產品生命週期為概念,落實於原物料設計選用(使用回收原物料,綠色生物質原料)、供應商在地採購,減少原物料運輸與規劃新製程工藝進一步減少製造程序所產生之碳排、並針對子公司廠內燃燒爐效率進行改善,導入潔淨能源(重油置換天然氣, 評估氫能、生質能、再生能源等專案),導入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針對存放油品、化學品桶槽規劃節能隔熱防蝕塗層進一步減低VOC逸散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等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促進公司永續經營原則,未來合併公司亦將持續洽談購買再生能源、碳匯與利用能源管理系統導入找出能源耗用之碳排熱點,並加以改善。期望於119(2030)年底前達到「減低總碳排放量20%以上」,並進而實現139(2050)年前全公司達減少總碳排80%以上之長期目標。
水資源管理
用水管理
和桐化學用水主要為生產的製程用水( 包含大部分冷卻水及少部分製程與實驗室用水) 及生活用水,但並非用水大戶,且水源皆來自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自來水網路為自來水,無使用任何地下水或其他水源。
高雄廠2023 年度總計用水12.41 百萬公升,與2022 年相比下降9.5%;以度數計算,112年度自來水年總用度數為12413度,平均每月使用1034度,111年度自來水年總用度數為13710度,平均每月使用約1143度,遠低於經濟部枯水期單月用水量超過9000度之大用水戶標準。單位產量用水密度為0.0004(百萬公升/ 噸產量),未來和桐化學將持續努力維持穩定的用水效率,避免水資源浪費。
水資源管理:
廢污水管理
和桐化學生產廠區的廢水來源包含大部分的製程冷卻用水,及少部分生活污水、逕流廢水、實驗室無機廢水與製程廢水。和桐化學所產生之廢水,其特性以含油為主,廠區設置有廢水加壓浮除設備,空氣以加壓方式溶入廢水或以加壓飽和溶氣水與廢水混合,再加入化學藥品攪拌,促使廢水中污染物質絮凝成細小膠羽,去除廢水中之懸浮固體物質與油脂,提高廢水處理效能。最後,經處理符合排放標準之放流水,則排放於竹後大排後匯入後勁溪。2023 年廢水排放量較2022 年下降4.5%,廢水排放密度為0.00028 百萬公升/ 噸,較2022 年略為增加,惟排放水質仍遠低於法規規範標準,其中BOD 更較2022 年度下降77.53%。2023 年和桐化學廢水排放皆符合限值規定。
廢棄物管理
和桐化學結合廢棄物清理法規範與ISO 14001 管理做法,制定「廢棄物管制程序」,權責單位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二條及廠內廢棄物組成型態進行廢棄物分類,並依類別自行收集分類運送至儲存場所堆置,待堆置處累積一定量之廢棄物時,則通知合格之清除機構進入場清除之,並同時申報。和桐化學廢棄物主要分為一般事業廢棄物與生活垃圾,2023 年於生產過程中未產出有害廢棄物,僅於清理實驗室時通知合格之清除機構處理0.0002 公噸有害廢棄物,該有害廢棄物係實驗室已不再使用之油品分析試劑。2023 年高雄廠共計產生約70.92 噸廢棄物,相較於2022 年下降約51%,其中非有害油泥占比為55.5%。
廢棄物管理: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包括個性化內容,如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